
初次拿到這本書時,是四五年前了。當時捧著他,只是囫圇吞棗地看了一下,接著就束之高閣。自己慢慢地也變得懶惰起來,甚至有點不思進取?,F在學校成立了讀書團隊,我積極參與其中,我希望有團隊的監督,每天的打卡,來督促自己多讀點書,給自己一直以來一成不變的的教學注入 一些更新的思想。于是我又拿起《尋找不一樣的教育》這本書,細細品味。除了感動,更多的是對教育的自我審視與思考。我們教室里有教育故事,校園里,生活中都有教育故事。然而,我們卻只是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,班級里每天學生安然無恙,就算萬事大吉了。從沒有像王老師一樣,去發現那些故事,思考那些故事。
文中有一小節深深觸動了我這已不再年輕的心靈。寫道當老師的,習慣了守護三尺講臺,總以為它足以演繹教育生涯全部的風風雨雨。其實我們錯了,一個邁不出講臺的老師,注定走不遠,也站不高。王老師一直不斷地尋找成長的方向,并找到了他獨特的教育方法——用故事記錄教育。很多老師教育水平很高,評到各種職稱,但卻無法走得更遠,因為缺乏寫作的能力,他的教育特色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,不能進行反思也缺少成長的底蘊和情懷,他的發展就會欠缺支撐遠行的力量。有建樹的名師都離不開寫作的支撐,王老師就用文字將自己的成長、學生的成長記錄下來,在文字中對自己的教育生活重新回味、咀嚼、反思,讓別人在讀這些小故事的過程中,來一次心靈的對話和交流,這,就是文字的力量。
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師,多關注身邊的孩子,多思考,多反思,多寫寫自己的教育故事,幫助自己的人生找到更多的可能性。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讀書筆記 »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讀后感600字